良渚古城考古取得三方面新进展

侠名

原标题:良渚古城考古取得三方面新进展

良渚古城考古取得三方面新进展
(图侵删)

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举世瞩目。记者从浙江省政府新闻办11月13日举行的第二届“良渚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在会上介绍说,良渚遗址是古城、水利系统及郊区聚落的集合体,近年来在“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它的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总体上体现在三个方面:

2024年7月5日,游客在良渚博物院参观。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进一步揭示了5000年前良渚先民的治水智慧。在前期确认良渚外围水利系统的11条水坝之后,考古人员采用遥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近年来又新发现20余条水坝,基本揭示出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

——进一步摸清了良渚遗址核心区现存遗址点的家底。1936年,考古学家施昕更首次发现良渚遗址时,调查了13处遗址点。近年来,以良渚古城为核心,浙江考古工作者对核心区平原地区逐年开展了全覆盖的深度勘探,遗址点已增加到350多处,遗址群的分布框架结构已经比较清晰。

——进一步揭开了良渚都邑产生与发展的生动历程。在良渚文化早期,聚落产生了明显的等级分化,但是遗址群不存在统一规划,表现出分散的多中心模式。各小型聚落都利用山前地貌进行改造。到中期,先民在遗址群中心位置开始营造一批大型礼仪空间,它们与三面的山脉保持着3公里的统一距离,显示了居中而建的规划理念。到晚期,先民持续营造城墙、外郭,形成了结构完备的良渚古城体系。

图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动物考古学家宋姝在拼对良渚时期的动物骨骼遗存(2024年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据悉,本届“良渚论坛”在“文明之光”对话环节,将邀请中外考古学家对良渚考古研究的系列新发现、新成果进行讨论,进一步扩大良渚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和交流。论坛举办期间,良渚国际考古中心也将挂牌。

第二届“良渚论坛”将于本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举行,以“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刘全表示,此次论坛将力争实现三个目标: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在发布会上,良渚论坛形象标识 “文明之眼 融汇共生”也正式发布,它源自良渚文化重要标志——“神人兽面纹”。(记者冯源)

来源:新华社

全冬会|香港到内蒙,月圆梦亦圆

江西省广昌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2

定了!广州地铁五号线东延段、七号线二期28日开通

听音辨生熟、日入数千元 “吃瓜季”来临验瓜师很抢手

2万跑者激情参与!2024黄埔马拉松鸣枪开跑

湖南省慈利县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

护航平安春运_1

5种让你很会拉屎的青菜,堪称“肠道拖把”!节后换着吃,给肠道洗洗澡,便便一通到底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网上年货节首周开门红,“买买买”出现新变化

四川省丹棱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中国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在港大成立香港分中心

良渚古城考古取得三方面新进展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