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段时期天气寒冷,更容易引起血流缓慢,血液粘滞,血压增高,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需要特别注意,因为特别容易中招。

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冬天心梗病人会增多?
这是因为冬天万物凋零,阳气内敛,气血都会往回收,血遇寒则凝,血管收缩,流动缓慢,如果身体本身就有瘀堵,就容易发生栓塞。
瘀血的形成非常缓慢,前期很难察觉,而且一些轻微的症状和迹象很难被普通人认为是心梗的前兆,这就导致心梗来得急,来得危险。
不得不说,心血管疾病仍是国人第一大“威胁”,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这个比例和数量不可谓不高。
*图源于百度网
为了帮助大家平安度过冬天,今天给大家讲讲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应当如何饮食和养生?
01
人为什么会
患心血管疾病?
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心血管疾病不是一个血液病,而是一种脾胃病。
大家都知道,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血栓,血栓是一种血液中的垃圾,容易堵塞在我们的身体里,形成各种疾病。
那么血栓又是怎么来的?
中医认为血栓是因为寒湿、气滞、血瘀形成的。
当一个人长期大鱼大肉,不节饮食后,脾胃就会生湿,湿多了以后,就会形成痰湿,痰湿是一种非常黏腻的物质,会导致人体的气血循环受阻,慢慢形成血栓,形成心血管疾病。
02
这3类食物是“血栓大户”
心血管疾病人群要少吃
当我们知道饮食会导致痰湿,痰湿会导致血栓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病从口入”这个词,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避开一些容易生痰湿的食物,其实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会降低很多风险几率。
关于心血管疾病少吃或不吃的几类食物,需要的朋友请收藏备用。
1
高脂食物
心血管疾病人群,三高人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控制蛋黄和内脏的用量。
高脂食物比较油腻,不仅脂肪含量多,还容易生痰湿。
2
高糖食物
中医认为,肥甘厚腻的食物都容易生湿,糖被归类在甘的范畴。
从营养学上说,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以转化成葡萄糖,如果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糖的摄入会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使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3
高盐食物
很多朋友都知道,摄入盐太多会导致血压出现问题,所以高血压患者一般都会被告诫少吃盐。
盐会加大心脏的负担,从而影响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患有心血管病疾病的朋友都应该少吃盐。
03
心血管人群如何调理?
讲完了平常需要忌口的,再给大家讲讲心血管朋友日常饮食该怎么去调理?
01
多吃山药、萝卜、魔芋
日常应该多吃一些新鲜山药、白萝卜。
山药可以强健我们的脾肾,白萝卜可以化痰通便,保持我们身体的通透。
还可以多吃点魔芋。魔芋,又称蒟蒻(jǔ ruò)。《本草纲目》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魔芋就已被用来辅助调理身体。中医认为它有活血化瘀、宽肠通便等效果。
魔芋这种食材偏寒性,消化不良、胃肠道功能较差,虚寒的人,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以免引起腹胀。
02
米饭里加点红曲米
红曲米被称为“天然他汀”。
红曲源于中国,古代称其为“丹曲”。
红曲米是通过将一种叫做紫红曲霉的酵母与大米一起发酵,大米与发酵酵母结合后便得到了药食同源的的红曲米。红曲米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食用历史。
《本草纲目》、《本草备要》都记载红曲米有“燥胃消食,活血和血”之功效,常吃红曲可以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开胃等。
苏联的医学副博士,毛主席的保健医生王鹤滨也曾这样评价红曲米:红曲是天然的“血液清道夫”,我们的血液干净了,慢性疾病才会减少!
(养生大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