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女儿”马金莲献出十年呕心长篇力作《亲爱的人们》

小编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宁夏作家马金莲新作《亲爱的人们》研讨会24日在京举行。作为一部反映西海固脱贫致富的厚重作品,《亲爱的人们》为读者展现出一幅中国西部的山乡巨变图。

“西海固女儿”马金莲献出十年呕心长篇力作《亲爱的人们》
(图侵删)

《亲爱的人们》书封。 湖南文艺出版社供图

  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共80多万字,以西海固地区农民家庭马一山家三个子女祖祖、舍娃、碎女的奋斗故事为核心,从20世纪80年代末写到21世纪的当下,既有个人和家庭的命运史,又有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的村庄乡镇变迁史,还有改革开放后尤其新时代以来的国家发展变化史,通过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地域和全国的关系、农村和城市的关系,描绘改革发展惠及人民的蓬勃盛景。

  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陈新文介绍,这部小说有丰厚的现实依托,熟稔的地域生活,塑造了一批乡土文学新形象,是乡村振兴作品中体现新时代文学审美的样本。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肯定了作品的沉稳大气。马金莲在小说叙事上的精细绵密一如既往,更显老到和成熟。她坚持写自己最熟悉的土地——西北最深远的乡村,她的创作自觉呼应时代的召唤——接续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求新求变、一往无前的开拓,她的文学语言文白交杂——浓烈肆意的方言和充满诗意的书面语铺陈开一幅辽阔的西北风情画卷,这些都体现出了小说家的成熟。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认为,《亲爱的人们》是以近于原生态的乡土中国叙事,诗性探秘民族性格、民族心理,艺术透视历史进程、时代巨变的难得佳作,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硕果。

研讨会现场。 湖南文艺出版社供图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说,《亲爱的人们》既是十分小说化、文学化的长篇小说,又是地域特色鲜明、农民生活鲜活、时代烙印鲜亮的主题出版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贺绍俊认为,《亲爱的人们》很重要的文学收获就是作者对乡村日常生活和伦理进行了审美化书写,马金莲最独特的写作特点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马金莲表达了对研讨会主办方、作品刊发单位及与会专家的感谢。马金莲一直把文学当作梦想,从宁夏山区开始实施移民工程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跟进、采访和搜集素材,在阅读大量乡土题材作品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最终集结成长篇小说《亲爱的人们》。

  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办公室、中国作家杂志社、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湖南文艺出版社、芙蓉杂志社承办。(完)

【编辑:邵婉云】

辽宁省连山区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2

联合国机构称以方阻碍加沙北部援助行动

我国与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知识产权合作关系

五市建立知识产权检察协同保护联盟

访港旅程结束 内地奥运健儿难说再见

为救治突发疾病旅客 昆明飞往珠海航班紧急备降南宁

江苏省海安县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10月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7.5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金野教授执棒 强强联手奏响《被遗忘的杰作》

面对面丨樊振东:专注做自己 未来会怎样 交给时间

台湾气象部门:花莲近海发生4.7级地震

大湾区首个大模型生态社区在深揭牌,11家企业率先签约 入驻“模力营”可享补贴

“西海固女儿”马金莲献出十年呕心长篇力作《亲爱的人们》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