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自2012年就业援藏工作启动以来,17个省市、78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27家中央重要企业对口支援西藏,帮助老百姓既能在家门口就业,也能走出去闯出一番新天地。
这是一场特殊的视频会议,是拉萨林周县组织的高校毕业生赴苏州“组团式”就业援藏经验交流会。视频一端是第三批即将出发的毕业生们,另一端是前两批已经在江苏苏州就业的藏族大学生,大家畅所欲言。
“组团式”区外就业新模式,通过优化区外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援藏岗位对接、提供优质服务等举措,拓宽了就业渠道;鼓励一家援藏企业或一个产业园区提供多个就业岗位 ,同时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问题。
高校毕业生 白玛卓嘎钧:跟学长以及企业代表交流之后,我觉得能给我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前景,然后我也想去尝试一下。
8月19日,在苏州市对口支援林周县前方工作组的协调安排下,林周县和苏州市吴江区、高新区的人社局签订了就业合作协议。8月底,第三批21名林周籍高校毕业生将赶赴苏州“组团式”就业。
而第二批在苏州就业的强巴扎西,现在已是苏州高新区一家电子企业的技术工人,入职即将满一年。
拉萨林周籍高校毕业生 强巴扎西:同事也好,领导也好,相处得也很好。公司开展一些培训,领导也随时来关心,问我们有什么困难,他们及时帮我们去解决,特别温暖。
目前,已有42名林周籍高校毕业生在苏州就业,有的月收入超7000元。
江苏省第十批援藏干部 拉萨市林周县委常委 副县长 陈佳钧:当地的大学生在苏州就业也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前景,所以我们也希望有这样一个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他们的成功经验,来鼓励更多的林周籍的大学生能够去勇于去挑战自我,去适应新的环境。
而这种“组团式”就业援藏,其实从2020年就开始了,由湖北黄石市援藏工作队在山南市曲松县率先开展。藏族小伙洛桑旦增大学毕业后,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去了黄石从事金融服务工作。今年7月,他与同在黄石工作的藏族姑娘片多订了婚。
山南籍高校毕业生 洛桑旦增:黄石这座城市见证了我们的爱情,所以我们也想以后在这里定居、买房、结婚之类的。
除了江苏、湖北,安徽、重庆等省市也积极展开“组团式”就业援藏。目前,援藏省市已建成35个“组团式”市场就业基地,以工作生活和服务相对集中的方式,帮助更多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区外稳定就业。
除了走出家门“看世界”,挖掘家门口的就业潜力,尤其是培育做强民族地区特色劳务品牌,也是援藏干部们的着力点。在日喀则市仁布县,亚德细褐布料传承千年,其服饰制作工艺历史悠久,但因为缺少生产场地、建设资金等问题,产业一直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
从2021年开始,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陆续投资2900万元,建设了12000平方米的仁布县特色产业孵化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通过“培训—就业—孵化”一体化设计,生产亚德细褐羊毛织品,让480名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产品销往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
亚德细褐羊毛织品合作社项目经理 达瓦次仁:解决了生产厂房的困难,招收了更多的产业工人,2023年,就业人数就达到了200多人。
另外,在湖南长沙市对口支援的山南市贡嘎县,2023年4月建成落地的高原食品加工产业园今年产值预计超过3亿元,已累计解决当地农牧民和大学生就业人数超过200人。同时,为了更好帮助当地群众就业,西藏还依托智慧化招聘平台,已与全国19个省市就业岗位实时共享,打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招聘“一平台、全区共用、全国共享”。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