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科研成果持续涌现,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图侵删)
3月30日,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建设启动。二期工程将在目前已建成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一期装置基础上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
今年以来,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稳步推进。在粤港澳大湾区,围绕信息、材料、海洋、能源等重点学科领域,目前已布局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多个大科学装置。“神农设施”在湖北武汉立项启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的首个大科学装置;在上海张江科学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进入设施建设阶段,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二期工程也将在今年迎来国家验收,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已现雏形。
利用建成运行的大科学装置,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近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在国际上首次认证了能量高于1亿亿电子伏特的宇宙线的起源天体;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创造了国际同类装置运行束流参数的最高纪录,为合成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新元素提供了关键条件;凭借超高灵敏度,中国天眼FAST目前监测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890颗,是自其运行起至今、国外同类型望远镜监测数量总和的3倍以上。
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经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35个已建成运行,部分设施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来源:央视网
“洋弟子”在中国——吉林篇|“长白山天池美景将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
蓝天碧海间唱响司法奋进曲——宁波海事法院积极打造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
中国互联网发展加“数”蝶变、向“新”而行 产业蓬勃兴旺释放新动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