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控喝水”是怎么实现的

❤

原标题:“脑控喝水”是怎么实现的

“脑控喝水”是怎么实现的
(图侵删)

【链 接】

一位四肢截瘫患者在接受脑机接口处理器植入脑硬膜外治疗后,可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抓握准确率超过90%。用“意念”控制瘫痪的身体成为现实。那么,“脑控喝水”是怎么实现?

这是一位54岁的男性患者,因车祸引起颈椎处脊髓完全性损伤,ASIA评分A级。此前,其长期处于四肢瘫痪状态。去年10月24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授赵国光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洪波团队共同完成无线微创植入脑机接口(NEO)首例临床植入试验,将两枚硬币大小的脑机接口处理器通过神经外科医生的操作植入高位截瘫患者颅骨中,并成功采集感觉运动脑区颅内神经信号。手术后10天,患者出院回家。居家使用时,体外机隔着头皮给体内机供电,并接收脑内的神经信号,传送到电脑或者手机上,实现脑机接口通信。经过3个月的居家康复训练,该患者目前可以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不仅如此,该患者脊髓损伤的ASIA临床评分和感觉诱发电位测量均有改善。

专家介绍,该项目在无线微创方面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方面通过植入脑机接口NEO,将内机埋在颅骨内,电极覆盖在硬膜外,在保证颅内信号质量的同时,不破坏神经组织;另一方面它采用了近场无线供电和传输信号,植入颅骨的体内机无需电池。

“脑机接口通过记录和解读大脑信号,实现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直接通信。”赵国光说,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渐冻症、脊髓损伤、癫痫等脑疾病患者康复;另一方面有望实现脑机融合智能,直接拓展人脑信息处理能力。

目前,第二例脊髓损伤患者植入已于2023年12月19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成功进行,信号接收正常,患者目前正在居家康复训练中。该项无线微创脑机接口的临床试验分别于2023年4月和5月通过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伦理审查,并进行了国际和国内植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注册。

(本报记者 田雅婷)(田雅婷)

来源:光明日报

云南省绥江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_1

共建“一带一路”为孟加拉国经济注入更多动力(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河南省登封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3

央视记者观察丨联合国本周重点聚焦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局势

黑龙江省尚志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5

河北省元氏县发布暴雪蓝色预警_1

辽宁省法库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2

相亲花了7万竟发现“货不对板” 婚介太坑了

“她链”启动,坪山巾帼力量助力产业腾飞

早田希娜因伤缺席中国大满贯

台风“山陀儿”减为热带低压 对台湾部分地区的威胁已解除

祖国至上 中国竞技体育勇攀高峰

“脑控喝水”是怎么实现的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