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侨乡杨梅红了:出山又“出海”

侠名

中新社漳州5月17日电 题:侨乡杨梅红了:出山又“出海”

  作者 苏祝巧 林智群 汪碧海

  眼下,正是杨梅成熟的季节。在福建省漳州市的著名侨乡龙海区,万亩杨梅林红透山野,散发着浓郁果香的暗红色杨梅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杨梅林间,抢“鲜”摘果,装箱上车,一派繁忙的景象。

5月14日,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浮宫镇的果农正忙着采摘新鲜杨梅。 曾秋波 摄

  借助冷链物流,龙海浮宫杨梅已经走出大山,走出国门。前不久,一批189公斤鲜杨梅经厦门海关关员检验检疫合格后,第一时间以空运方式出口。

  “我们出口的杨梅大多直径在2.5厘米以上,备受海外中高端市场青睐。”沃美土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曾行贵近日告诉中新社记者,依托先进的冷藏技术和发达的物流运输,浮宫杨梅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

  据史料记载,从南宋开始,浮宫就开始种植杨梅。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产出的杨梅个大味甜、色泽鲜艳、芳香浓郁。浮宫杨梅由此名扬四方。

  如今,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果农的匠心经营,加上数字化管理、科技赋能,让浮宫杨梅产业不断壮大。

近日,工人在分拣刚收购的新鲜杨梅,准备包装入库等待发货。 汪碧海 摄

  在沃美土农产品有限公司的杨梅产地仓,一盒盒精心分拣的杨梅刚刚打包好,即将装车出货。“云南—福建这条线路我们从3月下旬就开始了,一般一天可以出货四五车,一天维持在一万件左右。”曾行贵说。

  在龙海,杨梅科技小院是一个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培训的四位一体服务平台。聚焦杨梅产业发展需求,该小院的技术人员在病虫害防御,提高杨梅品质、糖度、口感、风味、耐运输性等各个环节定期指导果农。

  为提升品质,浮宫杨梅结合杨梅科技小院,引入生态管理、科学采摘、标准分级等科学生产方法,同时配备了专业的ERP系统和客服团队,通过真空冷链空运,将新鲜杨梅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出口。

  近年来,浮宫镇积极推进杨梅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赋予其更高的经济效益。

  在天福蜜果加工厂,一颗颗色泽鲜亮、果实饱满的杨梅从堆满鲜果的篮筐中挑选出来,准备清洗并高温蒸煮杀菌。

  天福蜜果加工厂负责人陈碧忠称,产品用非遗技艺加工,可以常温保存六个月。

  传承传统腌制技艺的同时,天福蜜果在产品上不断探索创新。陈碧忠表示,新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杨梅干的口味,也拓宽了市场销路。“我们现在又开发了好几种新的杨梅产品,像圣女果杨梅、陈皮杨梅、姜杨梅等,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

  目前,龙海杨梅种植面积约6万多亩,年产量6.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人民币。作为福建省最大杨梅之乡,这个侨乡正逐步打造“浮宫杨梅”品牌。(完)

波音2023年净亏损超22亿美元

FE电动方程式世锦赛将首次登陆上海

艺术与科技融合再现“纹”脉传承

六部门发文:2026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标准体系

多国呼吁采取更多行动防止中东危机蔓延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益阳:开展植保无人机飞手培训 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寒潮大举南下 我国中东部将迎剧烈降温 南方多地暴雪来袭

广西山区“小草”惠泽非洲

江苏省相城区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_2

山东省长岛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6

湖北省孝昌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5

(八闽千姿)侨乡杨梅红了:出山又“出海”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