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望愿景 抓机遇谋势蓄能 共绘经济新蓝图

侠名

近年来,随着兰州市消费规模持续扩大,“首发经济”这一经济模式崭露头角,凭借其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与文旅、科技、制造等产业逐渐融合,成为契合当下消费扩容提质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新兴经济形态,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如何突破人才、技术等发展瓶颈,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首发经济赛道?如何进一步推动兰州首发经济持续壮大,使之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强劲引擎?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多位行业专家,聆听他们的见解。

运用智能技术 驱动首发经济朝前走

——访政协兰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林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质生产力需要颠覆性技术,带来全新的产业链、全新的生产方式变革,而首发经济则是新质生产力的市场表达。

“所谓首发经济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涵盖了一二三次产业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及新服务,而且可能形成新的产业。”政协兰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委员林柯认为,首发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的经济,它的核心是创新,包括生产技术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创新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具体体现在各产业、行业的创新和服务的创新。

在林柯看来,兰州首发经济发展有很多机遇,有“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独特的能源资源优势、老工业基地基础和优势等。“当前兰州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创新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有待提升,我更希望看到一产到二产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的创新,来推动产品销售、市场拓展、业态模式的创新,反过来,市场业态和模式的创新也带动生产技术的创新。”林柯说,如果一二产有先进的技术和好的创新产品,在三产就会更有选择和来源。

首发经济最大的效用在于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应用场景,同时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成本。从技术来讲,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和技术创新的格局。林柯建议,兰州首发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创新驱动,实现消费场景、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的创新,把产品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探索数字蓝海 构建智慧消费新场景

——访甘肃政法大学教师李诚

兰州首发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的双重赋能下,兰州首发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甘肃政法大学教师李诚认为,兰州需突破传统思维,挖掘创新亮点,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兰州应聚焦本土文化,打造城市IP,构建品牌生态。”李诚说,一方面,深度挖掘兰州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将文化与首发经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形成城市文化新地标和“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培育本土品牌,构建品牌孵化生态,设立“兰州首发”品牌孵化基金,依托兰州牛肉面、百合、三炮台等特色产业开发文创产品,鼓励本土设计师品牌发展,打造时尚潮流聚集地。

在数字经济时代,兰州首发经济需要拥抱数字经济,构建智慧消费新场景。李诚建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商圈,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利用AR/VR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购物体验,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跨境电商,依托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将兰州特色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兰州首发经济需要从“单点”迈向“全域”思维,联动周边资源,提升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对此,李诚认为,兰州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消费共同体。比如与西宁、银川等城市联合推出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与西安、成都等城市联合举办品牌首发活动,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等。

“兰州首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构建创新发展生态圈。”采访最后李诚说,兰州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设立首发经济研究院,举办首发经济论坛等形式,吸引更多人才关注兰州首发经济发展。

放大首发效应 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

——访兰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李绚

“首发经济是产业升级、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供给侧积极适应当前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趋势的产物。”兰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李绚认为,放大“首发”效应,激发经济发展动能,兰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李绚在采访中表示,以我市文旅产业为例,2024年,兰州市全年接待游客1.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828亿元,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我市紧抓“流量”机遇,乘势而进,推出“夜游黄河”“风起大汉”等多款创新首发的旅游产品,各大商圈首店层出不穷,首发新品不断,将城市“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兰州文旅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对消费者来说,愿意“尝鲜”的缘起在于“首发”可以提供更新潮、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要将消费者的“尝鲜”消费转变为“长线”消费,就需要商家持续加强首发之后的运营维护能力,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让更多的首发产品和服务等走出去;同时,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和完善支持首发经济的政策体系,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为首发经济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首发经济生态体系,带动形成新发展动能。

目前,兰州市首发经济的发展已超越单纯的“首次亮相”,重在以场景重构、技术突破、文化赋能等综合能力来吸引消费者从而赢得市场。李绚认为,兰州在发展首发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避免陷入“为首发而首发”的误区,不能过度依赖营销噱头,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短暂;另一方面,则要把握好消费分级、分层新机遇,结合兰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独特的首发场景,提供与众不同的消费体验和情绪价值。

谈及首发经济的未来发展,李绚坦言,首发经济绝非昙花一现的营销噱头,它不仅是点燃消费市场的“新引擎”,更是检验创新能力的“试金石”。

拓宽国际视野 塑造首发经济新优势

——访兰州理工大学教授马建威

兰州发展首发经济,不仅是融入国家“双循环”战略的必然选择,更是激活西北消费市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作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和全国千兆城市,兰州已建成7.6万个5G基站,每万人5G基站数量达30.9个,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为首发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兰州理工大学教授马建威在采访中说道,2024年发布的《兰州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年)》明确提出打造“数字丝绸之路西北通道”,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一规划将为首发经济的全链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兰州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中欧班列、兰州国际陆港等开放平台,兰州可吸引国际品牌首店、首展落地,并引入先进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领域的首发项目。同时,借助“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营,推动中药材、装备制造等本地特色产品以首发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形成“全球首发—兰州制造”的双向循环格局。

马建威建议,兰州可通过“首店+文旅”融合模式,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例如,结合黄河文化、敦煌艺术等IP,开设主题首展或数字艺术首秀;在兰州新区规划智能汽车体验中心、低碳零售店等新型业态,将首发经济从单一商品扩展至服务、技术、模式创新,全面提升消费体验。

为进一步推动首发经济发展,兰州应抓住当前政策窗口期,加快制定《兰州首发经济促进条例》,明确规则体系,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实行“一站式”服务,缩短首店开业周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执法力度,保障首发创新成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为首发经济提供硬件支持。

聚合多元文化 丰富首发经济新体验

——访甘肃省三农问题研究会副会长李永东

“兰州市发展首发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良好的地缘基础、信息基础和文化环境。”甘肃省三农问题研究会副会长李永东在采访中说道,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让消费者很多想象能够变成可知可感的现实。通过创新设计和模式优化,首发经济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全新体验,形成线上与线下协同、虚拟与现实融合、传统与现代并进的格局。这种发展不仅丰富了经济形态,还深度拓展了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路径。

李永东认为,兰州市应进一步深化数字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草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聚合效应,强化消费者在文化体验中的温情、热情、豪情与激情。通过提升文化附加值,使其成为商品和服务的核心价值,让文化体验成为首发经济最深刻的吸引力。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等主体需协同发力。政府应发挥指导作用,在政策引导、财税支持和管理机制优化方面持续发力,降低发展首发经济的制度性成本;企业作为运营主体,需在环境营造、体验设计和服务跟踪等方面拓展首发经济产业链,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李永东指出,创新体验与行为模式是首发经济持续优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唯有不断注入创新活力,首发经济才能在兰州市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持久动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艳玲 郑丽君 陶奕冰

(兰州日报)

河北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以军称在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援助车队中发现一袋弹药

江西省安义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4

瑞士一列火车上发生劫持人质事件 嫌疑人已被击毙

12月31日,开售!2025春运首日火车票

黄山“守松人”

深夜“开盲盒”?民警:确认过眼神,是要抓的人!

女司机驾车撞上路边电动车、桌椅,西安警方通报详情

河南部分地区旱情因降雨缓和 高温将再次登场

陕西省礼泉县发布高温黄色预警_1

“我要上全运” 四川全省400余名乒乓球好手赛场争锋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首”望愿景 抓机遇谋势蓄能 共绘经济新蓝图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