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室到市场 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小编

黑龙江省拥有78所高校和120家独立科研院所,在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具备较强科研实力。但长期以来,受到需求端单一、产业承载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一些原创性科研成果停留在实验室。

从实验室到市场 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图侵删)

近年来,黑龙江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同向发力,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推动科研成果高质量落地?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孵化的一家光电技术企业,两台智能设备正在快速生产一款名为“自然采光窗帘”的新型产品,窗帘表面的光学结构可以使太阳光自然均匀分布在室内,有效提升大纵深房屋采光质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丁旭旻:这个就是我们自然采光窗帘中的一个光片,从材料上讲它就是一种树脂材料,但是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树脂材料。这个是将我们显微成像系统里面光场调控的思想应用到自然光采光技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自然光照射的角度比较大的时候,传统的窗户,它的光线只能进到离窗户很近的空间范围内,但是用上我们的自然采光窗帘以后,阳光能够被很好地、均匀地照射到屋里面的各个角落。

这款窗帘的构想源自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米结构阵列调制技术研究的一项成果。多年来,院长刘俭所带领的团队一直在关注着自然采光产品的开发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刘俭:大纵深建筑采光,是一个非常迫切要解决的技术难题。由于建筑结构深,使得室内不能充分采光,大家的办法就是用室内开灯来补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丁旭旻:我们前期的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我们这样一个自然采光窗帘,可以提高有效照明深度10倍以上,并且能够延长自然照明时间一个小时以上。

但这样的科技成果怎么才能转化为社会所需的产品呢?哈工大有专门的技术转移中心,可以通过孵化企业来实现产品转化。

2021年12月,依托哈工大的科研技术成立起这家光电技术公司。路径虽好,但从实验室到生产车间,再到市场并非易事。一开始,生产企业就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荣仪尚科光电技术(哈尔滨)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永进:因为没有经费,所以产品当时是没法落地的。

2022年,这家企业向黑龙江省科技厅提交了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申请,经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市场化评价等环节,项目通过并获得了资金支持。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成果转化处处长 周昊:哈工大在高端技术方面,他们的研究底蕴是非常深厚的。他们有很多高端技术,经过商品化、产品化的过程是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效益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我们支持的一个重点考虑。

荣仪尚科光电技术(哈尔滨)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永进:帮我们申请了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给我们资助了600万元,我们才实现了生产落地。

今年6月,这款“自然采光窗帘”产品已经成功实现量产。不到半年的时间,产品已销往全国多地的学校、康养机构等场所。

荣仪尚科光电技术(哈尔滨)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一轩:用户对我们产品外观和性能需求不断提升,这也激励着我们科研链和产业链不断创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刘俭: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科技成果创新,为社会提供一种可用的、实用的这样一些创新产品。

加大支持力度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近两年,黑龙江省每年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包括数字经济、生物经济、新材料、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黑龙江已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过500项。

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形成了从研发补助到平台建设、企业培育、产品研发、推广应用等全链条支持产业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央视新闻客户端)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推动“小平安” 绘就“大幸福”

北方迎新一轮降水过程 四川盆地等地需警惕“秋老虎”

哈利伯顿22+12布伦森39分 步行者胜尼克斯

蔬果、粗粮换个吃法,防癌通便、止咳稳血糖!家有老小的尤其要试

感动海南的身边好人|陈华、陈颖:时隔23年 警号重启父女“重逢”

专访北大教授向勇:在乡间与心间种花

骗子假扮乌克兰前总统 英国外交大臣上当

「受权发布」北京市7月13日12时30分解除山洪蓝色预警

云南省绿春县发布干旱红色预警

中方呼吁推动停火止暴 保护妇女青年安全

甘肃秦安特色瓜果探“四季甜蜜” 麻辣椒品成就“酸辣”招牌

我国明确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从实验室到市场 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