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次特殊“家访”点亮希望

“孩子啊,你要好好改造,早日回家。”看着视频中父亲深情的目光和殷殷嘱托,一监区罪犯邓某泪流满面,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这感人一幕的背后是一次跨越200公里的爱心帮教。
自暴自弃难教化
2023年,罪犯邓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收押到省第三监狱服刑。“自私自利、多疑敏感、冲动易怒、边缘人格倾向。”看到邓某的危险性心理评估报告后,一监区的警察深感担忧,担心他违规违纪。不出所料,在日常改造中邓某冲动易怒,经常与其他罪犯发生口角纠纷。教育改造科以及监区警察对其开展了针对性教育引导,采用了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但始终收效甚微,邓某仍然我行我素。
在一次摸排中,警察发现邓某对亲人的感情异常深厚,经常会自言自语说“不知道爸爸最近过得怎么样”等话,这成了帮教的突破口。
一监区警察立即向监狱领导汇报,提出到邓某老家元谋县进行一次“以亲情感化为抓手,帮扶帮教落到家”的家访活动,帮助邓某解开思想上的“疙瘩”。监区警察的提议得到监狱党委的大力支持。
4月17日,教育改造科、一监区、辅警中队的3名警察组成家访帮教小组,前往元谋县物茂乡开展家访帮教工作。
警察家访传深情
炎热的天气,蜿蜒曲折的道路,都无法阻挡监狱警察开展家访的脚步。家访帮教小组,翻山越岭,终于抵达了邓某的家乡,见到了邓某年迈的父亲。
邓某父亲颤巍巍的身影、勉强挤出的笑容和担忧的眼神,让帮教小组深感责任重大。通过深入交流,他们了解到邓某性格古怪的原因:单亲家庭长大的他对父亲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入狱后与家人的联系减少,导致他情绪失控。而邓某父亲因腿部患病行走不便,无法亲自探望儿子,内心也充满了无奈和担忧。问题的症结已找到,帮教小组决定从亲情入手开展帮教工作,帮助父子搭建起“连心桥”。他们与邓某父亲共同阅读邓某写的书信,详细告知邓某在监狱的改造表现和对父亲的思念,并现场连线让邓某和父亲打了亲情电话。听着邓某在电话那头哽咽的声音,家访帮教小组知道他们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为了让邓某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家人的关爱,警察还提前准备了相机,拍摄了一些邓某父亲的生活照和视频,让邓某在改造过程中能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亲情帮教化冥顽
回到监狱后,帮教小组及时将家访情况向监区进行了汇报,并制定了针对性教育改造计划。他们将拍摄的视频和照片拿给邓某看时,邓某重复听着父亲的话语,目不转睛地看着照片。监区警察在邓某看完照片及视频后,及时开展了个别教育,通过亲情关系引导,促使其重新树立了改造目标,激发了改造信心,达到攻心治本、正本清源的效果。谈话结束后,邓某重复着父亲在视频里的嘱托:“好好改造,早日回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某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他不再冲动易怒,而是变得冷静理智,也不再固执己见,而是开始虚心接受警察的教育引导。
在一次集体教育中,邓某主动分享了自己的改造经历和心路历程,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这次特殊的“家访”,不仅融化了邓某心中的“冰山”,也让帮教小组深刻体会到了亲情的力量和教育的温度,只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教育改造方式方法,就能够帮助罪犯早日回归。
(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