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的新农人韩凤香:带领村民科学种田致富

小编

中新网吉林梨树10月13日电(谭伟旗 吕盛楠)“天时地利人和,今秋又是大丰收。”韩凤香笑着说。

黑土地上的新农人韩凤香:带领村民科学种田致富
(图侵删)

  “80后”韩凤香现任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4年来,她带领村民科学种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截至目前,合作社入社人数达到158人,平均每年吸纳就业60人以上,有效帮助脱贫户养殖增收。

14年来,韩凤香带领村民科学种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韩凤香供图

  韩凤香也因此登上了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县。作为土生土长的梨树人,韩凤香大学毕业后便决定返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当时,过于分散的耕作方式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无法运作,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推广。

  为改变这种状况,韩凤香打算用土地集约化的模式打开新局面,带领乡亲们增收。2010年3月,韩凤香用家中积蓄和借、贷款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30多台,创办了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立社之初,村民们都不相信合作社能成功,只有5名农民入社。韩凤香没有灰心,向观望的乡亲讲解自己将要实行的土地集约化和“双保全统”模式,即保粮食产量不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不高于周边数,合作社统一供种、供肥、播种、植保、收获、销售。

  “我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大家解释整个生产环节合作社如何管理,怎样解决土地细碎化等问题。”韩凤香回忆,在她的发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加入进来,合作社初具规模。后来,经过农技专家的指导,韩凤香开始在合作社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

  到了秋天测产时,保护性耕作模式比传统种植的产量高出不少。“乡亲们彻底信了,跟着我奔丰收、求高产。”韩凤香说。

  如今,韩凤香所在的合作社生产规模已从一个小队扩大到2个乡镇的9个村,每公顷农田可多产粮800到1000斤,每公顷土地增收2000余元,社里的农机手、饲养员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眼下,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助推秸秆覆盖还田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向纵深发展。社员们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可以熟练操作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植保机、智能免耕播种机等设备,一代新型农民已在黑土地上成长起来。(完)

“春之声”中国新年音乐会在纽约林肯中心奏响

俄称控制一村庄 乌称打击俄防空系统

河北省遵化市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1

运满满发布“四好农村路”货运发展报告: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和助力乡村振兴

昆明一月子中心疑装修致多名婴儿住院?通报来了

中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发现天然石墨烯

山东省菏泽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_1

“探馆”第十四届智博会 数字未来触手可及

斐济前总理因妨碍司法公正被判入狱一年

家里到处都是尘螨?有效除螨看这里→

四川省炉霍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6

高清大图!看“超级潜龙”沁润大湾区

黑土地上的新农人韩凤香:带领村民科学种田致富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