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螃蟹、龙虾……走进新疆看“沙漠海鲜”火爆背后

❤

近几年,新疆出产的海鲜供应到全国各地餐桌上。远在天山南北,竟然能够量产海鲜,让很多人为之惊奇;有网友调侃“除了没有海,新疆到底是没有什么?”新疆海产为什么突然火“出圈”?在沙漠、戈壁的内陆养海鲜,背后有哪些技术加持?未来新疆海产品市场有多大?让我们跟随记者镜头去看那里是如何产“海鲜”的↓

三文、螃蟹、龙虾……走进新疆看“沙漠海鲜”火爆背后
(图侵删)

远离海洋的新疆拥有4600余万亩宜渔水域,特别是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冷水资源,水质优良,溶氧丰富,为三文鱼的生长繁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总台记者 卜鹏:这里是位于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的三文鱼养殖基地,由于天山冰川雪水不断汇入到水库里,使得这里的平均水温能够常年保持在12℃左右,并且水质清澈,流速缓慢,十分适合三文鱼的生长繁育和规模化养殖。

优质的水源和适宜的温度是三文鱼养殖的基本要素,这里养殖的三文鱼从鱼卵到成鱼捕捞大概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捕捞三文鱼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鱼的新鲜,因此,保鲜工作在捕捞船上就要做。

总台记者 卜鹏:三文鱼出水后保持低温状态,才能够保证鱼的品质最优。刚刚捕捞上来的三文鱼,经过吸鱼管道输送到冷却装置里,把鱼的体温降到5℃以下后,然后就可以装到这个布满冰块的箱子里,之后快速运往岸边进行粗加工和包装,来进一步保证鱼的新鲜度。

三文鱼的捕捞和保鲜有讲究,同样养殖也是一门技术活。在这里,大小不同的生态环保网箱分布在水面各处,利用远距离自动投饵设备给鱼喂食,实现精准投喂,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成本。

总台记者 卜鹏:依托自动化的加工包装设备,一条新鲜出水的三文鱼在24个小时内便可以完成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送达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今年,当地三文鱼年产量预计可达7000吨左右。在新疆,除了发展冷水资源水产养殖,也在探索盐碱水特色养殖。

总台记者 卜鹏:利用盐碱水养殖海产品,在新疆就有实践案例。这里是新疆图木舒克市红旗农场,当地养殖户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盐碱水优势,因地制宜,在盐碱地上建鱼塘,探索利用盐碱水发展水产养殖,让多种海产品在这里成功“安家”。

新疆图木舒克市红旗农场因地势低洼,汇集了周边的地下盐碱水。当地养殖户充分利用盐碱水资源,采取“棚塘接力”的养殖模式,冬季在大棚里让海水鱼苗种逐渐适应当地盐碱水的养殖环境,适应周期大概是在一周到两周之间。等到温度适宜的时候,再把这些海产品放到外塘养殖,同时向盐碱水中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调配出适合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

近年来,新疆不断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产业支持,探索实践“海鲜陆养”技术,让新疆大量的盐碱地变为“养殖池”,在新疆,丰富多样的“海鲜”正在跃出天山,走向全国。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什么是黑洞?给5500万光年外的黑洞拍照片分几步?一文了解

2024海口琼山区“烛下花鸣”元旦音乐会举办 现场启动“十三花神”招募

河北省藁城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河北省巨鹿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初五至初六冷空气来袭 公众出行注意防寒保暖

误解指令、未注意对方飞机……日本飞机相撞事故调查中期报告公布

浙江小伙一个月体重猛增50公斤,下肢肿成“大象腿”!罪魁祸首是它!很多人有类似经历

贵州省兴仁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2

气到“中毒”!一家长因辅导孩子作业进急诊,医生提醒:严重可致命!

菲律宾飞上海航班突发充电宝起火!亲历者:无人受伤,飞机备降香港

官宣:科迪-威廉姆斯遭遇脚踝扭伤 将至少缺席一周

东方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产业助力社会经济出圈出彩

三文、螃蟹、龙虾……走进新疆看“沙漠海鲜”火爆背后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