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古人也有朋友圈 他们会在重阳节发些什么呢?

小编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假如古人也有朋友圈 他们会在重阳节发些什么呢?
(图侵删)

今天(10月11日),农历九月初九,佳节又重阳!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又称重九、上九。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于是有了长久的含意。重阳节寄托着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也叫“老年节”。

重阳节

你的朋友圈文案

准备好了吗?

是登高、赏菊还是插茱萸?

戳视频

为你爱的人送上祝福

↓↓↓

假如古人也有朋友圈

他们会在重阳节

发些什么呢?

今天

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去

刷一刷古人的“朋友圈”

顺便了解这些重阳习俗

登高节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据了解

重阳登高这一习俗

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登高也有

“高升”“高寿”之意

重阳节后

天气渐寒,草木枯黄

此时登高也被称为“辞青”

与古阳春三月的

“踏青”相对应

老人会在重阳节当天

通过登高

来强身健体、祈福长寿

赏菊花 喝菊花酒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节古来又称“菊花节”

菊花是长寿之花

又是文人笔下凌霜不屈的象征

菊花酒又被看作

重阳必饮、祛病祈福的吉祥酒

农历九月,菊花盛开

赏菊花、饮菊花酒

便成为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插茱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插茱萸

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

这一天

人们采摘它的枝叶和果实

用红布缝制成小囊

佩戴身上

认为可以避难消灾

古人有两种插茱萸的方式

一种是用红布

做成茱萸香囊挂在身上

另一种是把茱萸

当作簪子插入发髻

王维诗言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的便是这一习俗

吃重阳糕

《都门杂咏·论糕》

【清】杨静亭

中秋才过又重阳,

又见花糕各处忙。

面夹双层多枣粟,

当筵题句傲刘郎。

古人素来以糕喻“高”

重阳糕又称

花糕、菊糕、五色糕

是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

作为节日食品

最早是为了庆祝粮食丰收

喜尝新粮

因“高”与“糕”谐音

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后来才有了

重阳节登高吃糕的习俗

重阳时节

天高云淡 山朗水秀

宜登高望远 踏赏清秋

秋叶满园 菊酒散香

宜佩萸归乡 孝亲敬老

今天

趁着秋高气爽好季节

不妨和家人一起重阳登高

迎金辞青 花糕佐酒香

九九重阳 今又重阳

愿久久情长 岁岁安康!

湖北省麻城市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本轮黎以冲突已致黎巴嫩3136人死亡

湖北省黄冈市发布暴雪黄色预警

安徽省泾县发布暴雪黄色预警

广西海事部门多措保障“水上春运”安全

湖北省江陵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1

中方谈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和新型区域合作的典范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发布雷雨大风蓝色预警

五花八门的风筝齐聚“鸢都”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

周宁:下沉一线排查隐患

北京实有经营主体超二百五十万户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新规来了→

假如古人也有朋友圈 他们会在重阳节发些什么呢?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