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历史遗存丰厚的村落--婺源县篁村(黄衍春摄)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王纪洪、黄衍春 全媒体记者郑周报道:“青砖黛瓦马头墙,石阶深巷大宅院”的古村落,既是传承千年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们“望山见水、记住乡愁”的心灵寄托。
上饶市是一座千年古城,截至目前,共有中国传统村落43个,江西省传统村落3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个、名村7个;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4个、名村15个,江西省历史文化街区5片。全市完成传统(历史)建筑名录调查登记3852栋、处,12个县(市、区)政府公布传统(历史)建筑名录1775栋(处),并予以挂牌保护,同时完成了传统(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将档案信息录入住建部信息平台。
这些传统村落保护现状如何?如何让更多古村落重新焕发活力,握住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作为走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前沿的“探索者”,上饶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记者进行了采访。
党建引领 留住诗意乡愁
走进婺源,翠谷绿野间一座座古朴的村落掩映在烟雨江南里。走进这些历经千百年的老村子,你会发现,她们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演绎着属于她们的繁华与生机。
婺源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建文物遍布全县,是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被誉为“徽文化大观园”。近年来,该县借助全域旅游发展态势,依托“景村”党建品牌,积极探索实施“‘景村’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由党员认领传统村落保护“微家训”,设立党员服务传统村落保护“微岗位”,设置“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村落保护”等功能型党小组,组建“传统村落保护指导员”队伍,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常态化长效化,形成了以“篁岭模式”“汪口模式”“九思堂模式”“严田模式”等为代表的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模式,实现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的良性循环。今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名单,其中婺源县作为江西省唯一代表上榜。
婺源以“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是上饶市高度重视、积极培育多元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模式的路径探索和成果。
近年来,上饶市出台《上饶市古建筑保护条例》等规范性文件,构建了市级统筹推进、县级主责主抓、乡镇积极配合工作的新格局。建立由组织、住建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实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模范带头的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完善党员干部包保传统建筑责任制,带动各类群众组织和村民乡贤共同参与传统村落保护,走出了一条具有上饶特色的“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新路径。
古为今用焕发古村新韵
保护传统村落,说到底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好一座座具有历史底蕴的古建筑,还要让传统村落重新焕发生机。
“通过收储、受让传统建筑使用权、经营权等形式,引进社会资本进行开发、管理、运营。”婺源县赋春镇党委书记说,为解决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中资金筹措难的问题,该村党支部将上严田自然村闲置的20幢古民居租下,租期20年,并付清了前10年的租金。之后,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与严田村党支部商谈托管开发事宜,主要把20幢古民居经营权落实到县旅游股份公司名下,由该公司投资打造民宿集群,做到“古为今用”。
通过发挥乡、村党组织作用,该镇溪头乡龙尾村引进步长药业公司“盘活”21栋古宅打造民宿集群,旅游旺季“一房难求”,实现了传统村落的美丽蝶变。而这只是上饶市破除瓶颈壁垒、拓宽渠道强化资金保障的一个缩影。
上饶市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古村落及其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在条件成熟的古村落探索通过出让经营权、项目特许经营权、转让股份、合资合作等方式融资,让一批有经济实力、有乡村生活情怀的民营企业或个人通过旅游项目或认领、租借古民居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发展项目建设,以实现更长久的保护和稳定的收益。
当前,上饶市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支持的27个中国传统村落已得到有效保护利用,通过省市相关部门绩效考评与验收;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近1.2亿财政资金撬动,吸引近6.0亿社会资本参与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投资建设;27个已得到保护利用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要素的保护得到明显提升、历史文化得到有效挖掘与传承。婺源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6000万元,为保障项目的资金需求,该县充分利好中央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由县文旅集团向县农发行融资2.4亿元用于30个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项目建设。
文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
“药不过樟树不灵,纸不到石塘不行。”置身铅山县石塘村,就像走进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古码头、古城墙、官圳、大小纸行、纸号……印证着石塘的繁荣历史,展示着纸都文化,传递着乡韵乡愁。
一个地方最打动人心的不是景观,而是文化。近年来,石塘村擦亮文化名片,量身定制业态,推进文旅融合,赋能古镇蝶变焕新。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教育团、研学团、旅游团纷至沓来,4万多名党员、5万多名游客在古镇悠悠千年岁月中,触摸江南纸都创造的文化肌理,感悟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精神。
“旺季的时候,一天接待二十多个旅游团,高峰时期游客近千人次。”石塘村党支部书记郑先平说,旅游的兴起让2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年人均增收超过5000元。
上饶市积极探索“党建+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把党支部建在景区景点上、文旅项目和服务上,选优配强“领头雁”,深挖传统村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发展并重原则,将古村落旅游开发与和美乡村建设,城市休闲功能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以古村落为依托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打造村落特色游览、传统民居、传统节日体验、传统农耕农艺休闲等多元业态,推动传统村落保护融入全域旅游发展,为乡村文旅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让传统村落真正“活起来”,让传统村落留住乡愁换新颜。
上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持续打造传统村落活化利用示范亮点,以婺源县、铅山县为重点,引领全市传统村落保护持续提升,使传统村落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
广东举办2024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 助力学生三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