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台山“广东第一田”稻谷飘香 走出丰产增收新路

小编

中新网江门8月7日电 题:江门台山“广东第一田”稻谷飘香 走出丰产增收新路

江门台山“广东第一田”稻谷飘香 走出丰产增收新路
(图侵删)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盛夏八月,走进位于广东江门台山市都斛镇的台山中国农业公园,大片整齐的金色稻田映入眼帘。农机手们正驾驶大型收割机开展作业。

  都斛是台山市东南部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这里属于典型的南方鱼米之乡,有着“广东第一田”的美誉。

  记者近日探访了都斛镇立记农场。据了解,从“卖稻谷”到“卖大米”,从“一粒米”到“一条链”,该农场立足当地广袤的富硒良田,通过串联起水稻规模化种植、大米产品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等环节,打造稻米全产业链,探索出一条丰产增收的全新“稻”路。

  “我们这边是‘广东第一田’的核心区域,以前基本家家户户都种水稻。”受成长环境熏陶,在台山市都斛镇莘村土生土长的种粮大户李权立,对农田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2014年,为照顾年迈体弱的父亲,他放弃了东莞的假发生意,回到家乡创办立记农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兴办农业。

  为推进水稻适度规模化种植,该农场全力接收对外流转的农田,并与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加强沟通协调,接手闲置土地进行代耕代种,逐步形成了连接成片、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优质耕地。通过规范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农场成功承包流转田地1200亩,种植优良品种水稻以及辣椒、香芋南瓜、花椰菜等作物,其中水稻平均亩产达900多斤,每亩土地年租金800元至900元。

  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相关政策支持下,该农场相继采购一批专业农具设备,并委托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开展耕种防收等环节服务,实现了育秧、耕种、防治、收割全程机械化。“以前大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要承包那么大片的农田费时又费力,现在用机械,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既快还省钱。”李权立称,2023年农场实现经营总收入超300万元。

  该农场地处台山中国农业公园的独特地理优势,为其发展大米加工创造了天然条件。农场在公园牌坊旁开办大米加工厂,并注册品牌,以每斤5元的价格向来自各地的游客销售成品大米。李权立介绍称,相较于直接卖原粮,向游客卖大米的收益更高,并且不愁销路。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该农场不断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委托专业销售团队与电商平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饭店餐馆等消费端对接,大米畅销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

  李权立表示,该农场计划继续承包流转土地,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至3000亩至5000亩,同时兴建3000平方米的厂房,引入大型烘干机、碾米机等设备,全面延长稻谷仓储、烘干、碾米、品牌包装等加工产业链,助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加快实现水稻产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2024年全国科普日湖南主场活动启动

联合国强调必须无条件尊重外交和领事场所的“不可侵犯性”

开展活动130余场 成都市举行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系列活动

台风“贝碧嘉”登陆——相关部门和地区全力防御应对

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北京站:苏翊鸣夺得男子单板冠军

上海市宝山区发布台风蓝色预警_1

安徽省铜陵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2

国务院台办: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才是通往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

四川创新打造“天府技能”小镇 每年培养、输送各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8000人

云南省永德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3

江西发布雷电及冰雹预警 赣州多地降冰雹

河北省丰润区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2

江门台山“广东第一田”稻谷飘香 走出丰产增收新路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