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荒漠化综合防治显成效

❤

原标题:陕西:荒漠化综合防治显成效

陕西:荒漠化综合防治显成效
(图侵删)

近年来,陕西持续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三北”工程区生态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率先在全国颁布实施封山禁牧条例,接续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国土绿化等工作,陕西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多公里,以陕北为核心的黄土高原成为全国连片增绿幅度最大的地区。”陕西省林业局局长郑重介绍,特别是近十年来,陕西强力推进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黄河西岸绿色廊道等重大生态工程,“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2617.17万亩,森林面积由4467.01万亩增长到5316.38万亩,森林蓄积量由1.41亿立方米增长到1.86亿立方米,“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24.35%升至28.98%。

在治沙方面,陕西率先开展飞播造林治沙试验,持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防沙治沙工程,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区生态环境步入“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近十年来,陕西流动沙地面积由42.44万亩减少到5.13万亩,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00.88万亩,减少幅度82.6%,沙区年均扬沙天气较30年前同期减少19.3天,榆林毛乌素沙地治理模式被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在治理措施方面,陕西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统筹推进造林绿化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近十年来,陕西以白于山区、黄土高原沟壑区为重点,全面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全省荒漠化土地由4420万亩减少到3975万亩,重度、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338.77万亩,减少幅度77.1%。陕西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由2012年的62%上升至2022年的67.8%,去年黄河主要支流输沙量较1950年—1979年年均值减少86.3%。

“我们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有力推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郑重表示,近十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不仅治住了风沙,而且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陕西特色经济林面积由1781万亩提升至2144.79万亩,林业产业总产值由541亿元提升至1612亿元,“三北”地区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14127元提高到2022年的29175元、年均增长7.52%。

陕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部、黄河“几字弯”腹地,肩负着打好全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重任。陕西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涉及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杨凌、韩城9市(区)68县(市、区),涵盖了陕西全部荒漠化、沙化土地和70%的水土流失区域。

对此,陕西将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68个县全部纳入新的“三北”工程区,其中35个县纳入全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点攻坚县。按照不同区域功能定位,陕西将这68个县划分为三个治理区,即毛乌素沙地防沙治沙攻坚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攻坚区和关中生态经济协同推进区。根据治理重点难点,努力打好沙化土地全面治理攻坚战、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攻坚战和渭北旱塬植被恢复攻坚战。

未来,陕西将根据全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总体布局,全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和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预计到2030年,陕西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全面治理,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持续提升,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自然湿地得到全面有效保护,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明显增强。

(本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张哲浩 李洁)

(光明日报)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陕西省旬阳县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大地磁暴“刷屏”的背后

贵州女孩吴愉拳击夺金 妈妈喊话:回来鸡鸭鹅随便吃!

利比亚内政部:今年计划遣返2万余名非法移民

“中国当代水墨四十年”与“向水墨发问”双展在长启幕

四川举行青衣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应急测报演练

陕西省丹凤县发布暴雨红色预警_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不爱吃蔬果,能用“维生素片”代替吗?海口临床营养专家解答→

韩国医生为何强烈反对政府扩招计划发起“辞职潮”?

男子疑妻出轨杀害两人 潜逃31年后落网

陕西:荒漠化综合防治显成效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