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饮食的追求,从“口感好”“风味好”到注重食材的新鲜和营养价值。如今,不仅吃得更健康,就餐环境也越来越智能。您会用上自动结算的餐盘,看到掌厨的是“机器厨师”,自己靠“刷脸”就能吃上饭。各地不断涌现出以“人工智能+餐饮”为核心的智慧食堂,就餐更便捷。

中午,在上海长宁区的小Q饭堂,取餐台前排起了长队,菜品琳琅满目,厨房里却不见厨师忙碌的身影,因为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全都出自这里的“智慧无人厨房”。
顾客:蛮好的,你看这个虾,看着也蛮好的,口味也蛮好。
在“智慧无人厨房”里,从取菜、腌制配料到蒸炸煮炒,由智能化生产设备进行的操作占到90%以上,整个过程无明火、零排放。程序7天可追溯,保证了食品安全。
上海熙香艺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 范艳萍:更多解放了我们后厨的大厨,有经验的大厨可以做研发,转型为研发厨师,怎么样提升整体菜品的色、香、味,怎么样来优化烹饪工艺。
熟练制餐的“智慧无人厨房”,让顾客们吃出了“科技感”,而“一秒识价”的自动结算系统,则让市民们用餐更加方便快捷。在位于上海静安区柳营路的“智慧食堂”,这里的“智慧助餐”新模式,可以“刷脸”就餐、智能结算、无感支付。
顾客:付费比什么扫码或者是微信都方便,它自动就给你扣除掉了,所以感觉到很好。
与普通餐厅不同的是,食堂所有托盘均嵌有感应装置,在选菜区域还配备了智能绑卡机和“自助餐炉”。居民只需要在首次前来食堂就餐时,扫码注册,在智能绑卡机处“刷脸”登录即可就餐。
上海市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 梁苏琴:我们街道和智慧食堂携手办理了这个助餐点,可以覆盖到周边八九个居民区。现在每天的供餐量达到100多份,中午和晚上菜品多样又实惠,得到社区老人的一致好评。
(总台央视记者 丁雅妮 陈茜 王佳林 河南台 山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