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数据看“大国粮仓”的底气 科技装备助力秋粮丰收

小编

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目前,我国的秋粮收获已经超过六成,有望再获丰收。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下面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大国粮仓的底气。

透过数据看“大国粮仓”的底气 科技装备助力秋粮丰收
(图侵删)

今年秋粮预计旺季收购量2亿吨左右

秋粮占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产量常年占总产量的75%。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预计旺季收购量2亿吨左右,较上年稳中有增。今年夏粮产量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

为确保颗粒归仓,我国近年来大力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粮食应急加工企业超6900多家,日加工能力超170万吨,可满足全国人民2天的消费需求。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24—2025年度,我国三大谷物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小麦稻谷库存量满足1年以上口粮消费需求

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库存充裕,远高于17%—18%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小麦、稻谷库存量能够满足全国人民1年以上口粮消费需求。

在我国,粮食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省份达13个,其中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广东、四川等省超过2000亿元。

农田里的科技范儿

夯实“大国粮仓”的根基,农业科技装备是支撑。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在耕、种、管、收四个环节,做到了智能化农机和新农技、新农艺相结合。让我们一起去田间地头,感受秋收、秋种的科技范儿。

新品种助力 南泥湾水稻迎丰收

眼下,被誉为“陕北好江南”的南泥湾千亩水稻迎来成熟收割期。大型收割机轰鸣穿梭,沉甸甸的稻谷装满了车斗。近年来,南泥湾水稻种植基地与北大荒集团合作,引进优质东北大米品种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找到了适合当地生长的水稻品种,今年亩产也有所提高。

高标准农田深耕 助力小麦单产提升

部分地区的冬小麦播种已相继展开。在河南新乡卫辉市庞寨乡的高标准农田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成片的土地被翻整一新。当地连续3年推广土地深耕、振压耙平等技术,助力冬小麦增产增收。农业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

农机新装备 助力增产增收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内蒙古是重要的玉米生产地。在通辽万亩智慧化农场示范基地,田间农业机器人、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成为病虫害防治的新选择。

当前,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达20万架。在全国各地,更多的农机新装备,正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在山东德州齐河县,播种机的播种参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小麦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精确调节。“无人驾驶”耕作数据上传云端,形成生产大数据,提供智慧化数据建议。

来源:央视网

春运以来 横琴口岸客流同比增幅超六成

侗歌婉转 蜡染多彩 侗寨迎客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昆明市大渔司法所以调促和服务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辽宁省凌源市发布寒潮橙色预警_1

琼海探索打造“三生融合”示范园区 加速产城融合发展

总台记者直击丨台湾花莲县部分地区抢修工作仍在进行中

日本广岛县江田岛市一处山林起火 火势仍在蔓延

重庆市綦江区发布暴雨蓝色预警_1

突发!以色列空军一直升机在加沙坠毁 2名士兵死亡

浙江省南浔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建好人才社区 做好引才服务

官方通报良品铺子被举报事件,揭秘良品铺子被举报产品生产商

透过数据看“大国粮仓”的底气 科技装备助力秋粮丰收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潇洒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